当前位置: 中国金融信息网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腾讯“进化”的谜底,藏在马化腾这7次讲话里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2018/9/29 17:07:36|

  腾讯要转型了。近日多方消息传出,腾讯正筹谋组织架构调整,To B业务或成为发力重点。 

  互联网发展已经棋至中盘,腾讯的变招是突如其来的吗?  

  如果细心观察近年来马化腾在各大公开场合的表态,可以发现,这步棋其实已布局许久。 

  一向低调腾讯,在云领域始终对劲敌采取步步紧逼的跟随战略,虽然市场份额尚有明显差距,但悄然间的资源和技术储备只待一朝爆发,不由让人想起当年逆风翻盘的经典路径。 

  腾讯在To B市场隐藏的后手还有什么?一方面,腾讯累积20年产品+生态资源,让腾讯云作为后发者在企业端市场火箭般蹿升;另一方面,大把的燃料和助推剂还远未点火。腾讯擅长的游戏、视频直播到金融、交通、智慧零售等领域,腾讯云的既定优势和上升空间非常明显。而借助C端不可撼动的优势,腾讯也在To G市场的势头也不容小觑 

  这些既有成绩单,为腾讯all in To B奠定坚实基础。更富想象力的是,伴随To B架构调整,不论诟病已久部门属性,还是“内部造轮子”、信息阻隔问题将迎刃而解。卸掉历史包袱的腾讯云,无疑将驶入业务“超车道”。 

  

  结合马化腾从2016年以来的7次重要发言,你会发现腾讯近期的战略调整绝不是偶然心血来潮,而是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长线安排。 

  2016年:云是基础要素 

  2016年,整个世界在被阿尔法狗的棋局震惊中开始,人工智能、云、大数据成为当之无愧的热词。在这一年的云未来峰会,马化腾第一次对云全面阐述,并定调: “互联网+”基础设施的第一要素就是云。 

  他觉得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目前很多新生代的企业就是从云端诞生,它的IT系统、商业模式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这些新形态的企业从一开始就完全基于云的架构来设计它整个商业模式和整个IT的基础”。 

  这句话放在2018年来看,无疑平平无奇,但是如果与6年前马化腾一次发言对比看,

  可以发现它意味着一个什么样的思维转变。 

  2010年的深圳IT峰会上,马化腾认为:“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云计算资源,要几百年后、一千年后才有可能到达阿凡达那种现象,现在还是太早了”。 

  也许对于互联网的时间刻度而言,一日顶一年,六年已经足够让“太早了”必成“基础设施”。而在马化腾与腾讯的时间表中,显然云资源成为基础资源的时刻,已经接近来到。 

  马化腾在这次演讲中,已经初步描绘了他未来对于To B业务的初步轮廓,“未来是传统企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即“生产力的云化”。 

  与此对应的,是腾讯业务的飞速发展。截至2016年上半年,腾讯云累计发布25项产品,聚焦于计算与网络、存储与CDN、数据库、安全等领域,其中私有网络、高性能数据库、专线接入等服务更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根据腾讯2016年财报显示,彼时的腾讯云收入增长同期超过2倍在游戏及视频等腾讯领先行业,腾讯云更成为提供解决方案的行业领导者。与此同时,腾讯云还加强了出海能力,帮助中国企业海外业务。